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正文

最正确的午睡“姿势”

作者:admin 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608 更新时间:2017-07-07 12:36:12
 

随着时间延长和睡眠深度增加,人的睡眠分为1-4 期四个不同阶段和快速眼动期 。其中,第1期为入睡期,第2期为浅睡期,第3期为中度睡眠期,第4期为深度睡眠期。

1- 4期睡眠不断加深,睡眠脑电波在不断地变化—— 快波逐渐减少,慢波逐渐增多,睡眠2期开始出现慢波,睡眠3期出现约30%-50 % 慢波。但在到达快速动眼期,脑电波反而出现增快、活跃的表现。研究提示,在浅睡眠期即1- 2期是大脑皮层充分休息期,在3-4期则出现大脑皮层功能抑制。很多人发现,午间短睡后精力比较充沛,而午睡时间较久后反而下午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这是因为包含较多慢波的午睡会增加个体觉醒后的睡眠惯性,而短时午睡中慢波成分较少,在个体觉醒后睡眠体验较好。因此提倡午睡以短睡为主,时间约在半小时左右,如果午睡时间太久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反而起不到“解乏”的作用。

午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睡姿呢?如果有充分条件,建议采取卧位睡眠,卧位睡眠可使全身关节、肌肉及消化道放松,无局部压迫,睡眠质量会较高。 

职场年轻人往往工作场地有限,无法保证卧位睡眠,很多人采取趴在办公桌上的方式午睡,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趴着午睡一方面压迫眼睛,短期危害表现为睡醒后视物模糊及变形,长期危害则包括视力受损及青光眼等。另一方面趴着睡眠挤压肠胃,肠蠕动变慢或受阻,长期趴着午睡将会影响肠胃消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肠胀气等情况。

此外,趴着睡眠还会影响上肢的血液回流。尺神经、桡神经这类较为表浅的上肢神经,受到直接挤压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畅,致使神经受损,轻者出现睡醒后胳膊麻木、刺痛感,重者还会出现神经麻痹,如胳膊抬不起来。因此,对于趴着入睡的人群,建议垫松软颈枕或抱枕,避免对上肢和面部的直接压迫。

还有些人选择坐位头后仰的姿势午睡,我们对这种午睡姿势也不提倡。因为在入睡后全身肌肉张力减低,颈肌肌肉张力同时也减低,直接坐位靠在椅背上午睡,头部会不自主侧屈或前垂,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即“落枕”。有时可能会出现压迫气道导致呼吸不畅、睡眠中低氧情况,甚至压迫颈内静脉导致头颈部静脉回流不畅的情况,长此以往有导致颈椎病的可能。因此如选择坐位午睡,建议佩戴环形颈椎枕,以固定入睡后头位,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此外,午睡应避免直接吹风或吹空调。在入睡后人体肌肉松弛,全身毛细血管扩张,且人体免疫力下降,直接吹着冷风午睡易导致感冒,甚至还可能造成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因此入睡时要注意保暖。

最新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码: 点击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