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作用,推动成渝两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7月14日下午,在两地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在成都大学(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召开生物医药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专题工作推进会。本次会议由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和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以及联盟成员单位成都大学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共同承办。
会前,成渝两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代表参观调研了成都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中以合作支撑平台——四川省药物制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俄联合实验室,中日、中加合作支撑平台——国家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英合作支撑平台——抗生素药效评价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基地前沿基础研发平台——成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基地人才培养平台——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等,并现场听取了基地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情况介绍。
会上,成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娅同志致辞欢迎与会代表的到来,并介绍了成都大学近年来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的工作情况。成渝两地部分基地代表做了典型案例交流发言,参会代表围绕新形式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享了自身国际科技合作资源以及存在的困难,并就基地发展建设提出了建议。成渝两地科技部门国合处相关同志介绍了两地国合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支持政策,并就基地联盟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丁建主任表示,中心将紧密围绕成渝两地科技主管部门工作部署,从三个方面持续服务川渝两地国合基地。一是持续推动两地国合基地分领域、跨领域的工作交流,构建形成成渝两地基地间常态化沟通机制,做好国、省(市)政策、资金、项目等信息的梳理和推送,有效实现国合基地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二是协助国合基地梳理自身国际科技合作优势,积极申报国省(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国合基地联合研发能力。三是协助各国合基地做好国际科技合作安全管理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确保国际科技合作始终保持在国家科技安全范围内。
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重庆高创中心、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成渝两地国家级(省级)国合基地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